抱歉,访问出了点问题

  当前位置: 首页--旅行目的地
 驻慕尼黑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(2024-04-03)
时间: 2024-04-20 15:34:10  来源: 驻慕尼黑总领馆  

­

近期,驻慕尼黑总领馆领区发生多起电信诈骗案件。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擦亮双眼、提高警惕,树立防诈意识,谨防电信诈骗。

案例1:当事人在某社交平台中看到一人提供“优惠换汇”服务,遂添加其微信并先后向其转账人民币逾万元。对方先是以“账户钱不够”为由拖延,随后将其删除拉黑,当事人方才意识到遭遇诈骗。

提示

请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换汇,切勿贪图小利,轻信各类“优惠换汇”信息。

案例2:当事人接到自称“某市公安局”的来电,对方称当事人身份被他人冒用,涉嫌参与赌博,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、提供个人信息。当事人按要求添加了“办案账户”,向其转账超20万欧元“保证金”,后意识到被骗。

提示

国家公检法等机关有严格的办案程序,执法人员不会通过电话通报案情,不会通过社交软件办案,更不会要求当事人缴纳“罚款”“保释金”等费用。凡是自称“公检法”机关并索要钱财的,都是电信诈骗。

驻慕尼黑总领馆提醒在德留学生和中国公民牢记“五不”:

不要转账汇款。不法分子冒充的身份包括但不限于公检法机关、驻外使领馆、海关、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等。不论“马甲”如何装、“剧本”如何演,凡是巧立名目要求当事人转账的,均为电信诈骗。如接到此类疑似诈骗电话,请不予置理并立即挂断,切勿按电话要求转账汇款。

不要泄露隐私。不要向任何可疑人员或来电透露个人姓名、出生日期、护照号码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。网络交友请务必擦亮双眼,谨慎添加陌生人联系方式,不要将个人家庭、生活细节告诉陌生人,以免被人利用。

不要贪小便宜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“馅饼”多为“陷阱”。警惕各类打着“内幕消息”“高额回报”旗号的私下换汇、投资理财、优惠购物、刷单赚钱信息,切勿因一时贪图便宜而因小失大。

不要与外界切断联系。部分不法分子惯以“安全”“保密”为由诱使受害者断绝一切对外联系,从而实现控制受害者的目的。在外生活和留学期间,请与家人、亲友保持通讯畅通,时常“报平安”,切勿听信诈骗而“失联”。

不要惊慌。如不幸遭遇诈骗,应保持沉着冷静,妥善保存证据并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,如款项系通过国内银行卡转账,可同时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。如发觉个人信息泄露,请立即告知亲友,以防不法分子利用相关信息进行诈骗。必要时,可拨打驻慕尼黑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求助。

联系方式:

德国报警电话:110

国家反诈中心电话:96110

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(24小时):

+86-10-12308

+86-10-65612308

驻慕尼黑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:

+49-89-724498146


  热点新闻
包头出入境港澳二次签注自助系统恢复正常
国家卫计委:共享疫情信息联防联控传染病
印度首都严阵以待预防登革热
赴哥伦比亚旅行须持“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”
包头青山创新出入境服务
我市出入境大厅现已恢复受理业务
厦门检验检疫部门:新型诺如病毒肆虐赴台旅游注意防范
寨卡病毒7个致病蛋白初步确认
安徽省积极防控H7N9疫情
H7N9疫情高发粤多地活禽休市
肇庆检测肺结核新招世界卫生组织都推荐使用了
寨卡病毒诊断试剂研制成功
华人科学家首次锁定寨卡病毒内致病蛋白
韩国禽流感疫情蔓延海军士兵参与消毒工作
比尔·盖茨投资新型植入型给药装置,预防艾滋病
CellRes最新发现:寨卡病毒有可能治愈
全球多地正爆发诺如病毒疫苗研究望加速
法国流感疫情扩散到全国范围卫生部吁接种疫苗
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向信息化过渡
俄用“基因剪刀”研制抑制艾滋病病毒药
  热点疫情

抱歉,访问出了点问题